我好像对金钱的数字越来越没有概念了。
刷着手机,看到“某博主一天带货2亿”,“某大佬一年赚了10个亿”,“某明星豪掷千万买豪宅”……这些数字看得眼花缭乱,却和我的生活毫无关联。
但再低头一看,我的外卖涨了一块钱,公交地铁也悄悄调了价,去超市买的菜,比上个月又贵了几分。
那些动辄以亿计的天文数字像一场热闹的狂欢,而我,却为几块钱精打细算地过着小日子。
记得小时候,攒了五毛,就能去买一支甜甜的冰棍;再攒五块钱,就能买一本喜欢的漫画书。那时的快乐很具体,钱的数字也很具体。
加班熬夜换来的工资,转眼就被房租、贷款、日常开销消耗得一干二净,兜里的余额总是紧紧跟着账单在跑。
什么时候开始,金钱的数字变得这么“虚”了?网络上的天价收入和现实里的入不敷出,拉扯着我们的生活。
有人说,这是大环境的问题;也有人说,是我们太容易被“消费主义”绑架。但归根结底,数字的意义,似乎已经远离了我们想要的那份踏实和满足。
或许我们做不到赚天文数字的财富,但希望我们每一笔花出去的金钱,都能带来看得见的价值和内心的满足。
THE END